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长江白鲟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结果是“极危”。年1月2日,长江白鲟被宣布于年12月23日灭绝。这是继白鱀豚和长江鲥鱼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后,又一个坏消息。长江原有种特有物种,近十几年来,已有超过一半找不到了。
我在《奇妙的演化》中查到一个数据:平均而言,每个物种仅能生存约-万年。那么长江白鲟灭绝是非常正常的吗?这是否说明它不够适者生存呢?“适者生存”涉及到“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又涉及到演化。
那究竟什么是演化?科学家如何想到的演化?演化的证据是什么?现在仍然在演化吗?灭绝是演化的终结吗?《奇妙的演化》图文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演化这一宏大、难理解的概念,其中不仅包括《物种起源》中经典的演化论内容,还融入了现代研究中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帮助小读者准确理解生命的演变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激发对生命科学的思考与探索。
下面我借着《奇妙的演化》这本书,来讲讲演化。
什么是演化?
对于演化,《奇妙的演化》给出了一个定义:一代又一代地,新的生物类型不断发展、演变。
那么很自然地,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活在当下的人类,寿命短短几十年,为什么会想到演化,又如何研究演化的呢?
事实上,地球生物多样性之谜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为什么过去的生物和现在的生物如此不同?生物会从一个物种变化成另一个物种吗?这是怎么发生的?
达尔文和华莱士通过观察大量化石、注意到地理位置和物种的关系,他们于年7月在伦敦的一次科学会议上向全世界发表了自然选择论,一年后出版了《物种起源》。
简单说,演化需要三个条件:1变异或差异,2生存竞争,优胜劣汰,3繁殖或产生后代。更适应环境的生物活了下来,将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是在遗传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突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突变造成了个体间的差异,也就增加了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当一个物种的一些成员独立于其他成员进行演化时,为了适应环境,就会渐渐产生新的物种。
但如果这个物种不再能够适应环境,或者生病、没有足够的食物、被其他生物过度狩猎,那么这个物种就会走向灭绝。灭绝是演化的一部分,但如果灭绝是因为人类对地球的破坏,那么影响其实是恶劣的,因为这意味着食物链的断裂,
我们用蜜蜂举例,人类的食物中约有1/3需要蜜蜂授粉。然而,自年以来,世界各地的蜜蜂大量死亡,据推测,一旦蜜蜂彻底灭绝,4年之后整个人类也有可能随之灭绝。
现在我们已经对宏观的演化有了大概了解,知道了演化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演化需要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从细节上来聊聊演化。
生命的演化
迄今为止,地球已经经历了长达45亿年的漫长时间,40亿年前生物都还不存在,地球上的生命大约在38亿年前起源于一种单细胞生物,直到19世纪科学家才开始了解生物的演化。
《奇妙的演化》中列了一个详尽的表格来说明时期。人们判断化石来自于哪个时期,一个很重要方法,就是看它被埋在哪一层地层中,最新的岩层离地表最近。现在科学家所说的,某种动植物来自于哪个时期,都是靠化石所属地层判断的。
随着演化的进行,物种越来越多。目前,地球上已经发现了大约万个物种,包括0种蛙,6万多种树,1.5万种哺乳动物等。那科学家如何将这些物种分类呢?
科学家根据生物的身体结构、能力、基因和DNA,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群。这里用雪豹为例,从大的类群到最小的类群: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哺乳纲),目(食肉目),科(猫科),属(豹属),种(雪豹)。相信大家已经完全理解了,我们接着这往下说。
我们一直提到,演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换句话说,没有一种生物是单独生存的,如果动物和植物一起演化来帮助彼此,那自然也是可能的。举个例子,植物演化出吸引昆虫的特征,更多工蜂来访并传粉,工蜂用花蜜制造蜂蜜,植物产生更多的种子。
人和动物的关系也可如此,比如友善亲切的狼被留下来帮助人类追踪猎物,人类可以更容易地打猎,狼可以食用人类村庄周围的骨头或老鼠,而避免饥一顿饱一顿。人和动物之间是互助的关系,而非凌驾的关系。
从外往里看,比如人的大脑,其实也一直在演化,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的大脑体积和头骨都在增大,脑部的一些区域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可以思考越来越多的东西。
演化是一个缓慢且持续的过程,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我们必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或许今天的科普书记还能信誓旦旦讲某种生物的样子,过几十上百年,它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甚至人的外观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平均身高越来越高了。
演化的趣闻
还是我一贯的观点“无趣的童书,不是好童书”,《奇妙的演化》在讲演化的过程中,其实也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小知识。
人类的DNA大约有50%与卷心菜的DNA相匹配,60%和香蕉相匹配。鸵鸟的眼睛直径有5厘米,是所有陆生动物中最大的。动物界最大的眼睛属于大王酸浆鱿,直径可达25厘米,比足球还要大。这样一本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书,必须得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和插画师。
作者安娜·克莱伯恩,是科普作家,创作了50余本童书,涉及鲨鱼、黑洞、原子分裂到如何画画、莎士比亚的一生、希腊神话传说等。国内已出版《小小科学家:让孩子着迷的趣味科学游戏》等。
插画师韦斯利·罗宾斯,获得过麦克米伦童书插画奖。国内已出版《手电筒看里面科普透视绘本·动物伪装术》《英国儿童科普探险阶梯书——太空》等。
科普很容易,但是有趣的科普就不容易了,因为孩子的兴趣点和大人是不一样的。恰到好处的插画更是难得,这本书的插图支撑并丰富了文字的内容。
写在最后
现代人类是1.5万种哺乳动物中的一种;尽管长颈鹿的脖子有2米多长,但人类脖子和它的脖子一样,都有7块骨头;人类的DNA大约有90%和宠物猫的DNA相匹配。
年,世界上最后一只平塔岛象龟死亡,这个物种灭绝了。捕猎、污染以及为了给城市和农田腾出空间而破坏自然栖息地等行为,正在使许多物种走向灭绝。
保护每一种生物,都是在保护生物链,都是在我们自己。地球从不需要保护,人类自己才需要。
奇妙的演化:探索生命如何演变(趣味图解生物演化相关的科学概念和理论)浪花朵朵京东月销量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92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