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能算出你全年的摸鱼流量,摸鱼计算器 [复制链接]

1#
小孩会得白癫疯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jwd/190603/7189464.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田汝晔

近日,国美集团内部发布的一份《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根据资料显示,国美集团在年8月30日至9月3日期间对部分员工进行了通报处罚,称他们在工作区域内占用公司公共网络资源从事与工作无关事宜,抖音、腾讯视频、网易云音乐等应用程序消耗了不少的流量,其中某位员工听音乐使用的流量甚至高达22.5个G。

18日,网易云音乐在软件中推出了“摸鱼计算器”的小程序,可根据“上班听歌时间在工作时间的占比”估算出全年的“摸鱼流量”。

“摸鱼计算器”其实是数据统计分析

记者在网易云音乐测试后发现,所谓的“摸鱼计算器”就是用户在软件中选择自己的上下班时间后,便生成自己在工作期间听歌的摸鱼数据。

根据听歌所使用流量大小,显示不同大小的“鱼”。如果摸鱼流量为0,则摸到的就是一根鱼刺,有的网友最高流量可达上百G,页面则显示摸到的就是一条鲸鱼。此外,还能摸出鲨鱼、鲷鱼、比目鱼、三文鱼等不同类型的鱼,对此,网友纷纷留言晒自己的“摸鱼”数据,还有网友称“万万没想到这么多”。

那么这种“摸鱼计数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计算技术呢?北京中睿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一名负责网络安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户访问任何网络上的这些信息,其实都是一种数据格式,它们都会被完整地记录下来,所以用户使用网易云音乐的数据,网易云肯定能看到。“因为你听的音乐是使用的他们的平台和程序,所以他们当然知道了。”该名工作人员解释道,通俗理解就像一个人去图书馆借书,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借还的,这些信息图书馆肯定都有记录,网易云音乐的数据记录也是同样的道理,这种“摸鱼计算器”更像是做了一个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识别背后:网络信息和个人信息尽量不关联

在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摸到的“鱼”的同时,也有网友提出疑惑,那么这种能识别流量的软件是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己的个人隐私能否受到保护,是不是就是“毫无隐私可言”了呢?

据这名工作人员介绍,国美集团“摸鱼识别”就是“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的一种应用而已。这种系统可以帮互联网用户控制和管理对互联网的使用,比如识别企业内部的数据泄露,恶意软件产生的异常流量等等。这类上网行为管理产品一旦部署,就可以从公司出口网络交换机获取流量并采用深度数据包识别技术(DPI)把在线音乐、视频、聊天、浏览网页的流量都可以识别和标注出来。即上网浏览页面的时候,比如用户访问一个网页时,能在网络流量层面,也就是网络设备出口上全部能记录下来。

“其实公司如果使用上网行为管理系统是正当的,这个系统本质是管控公司网络行为、避免一些无效的网页访问。”该名工作人员提到,很多公司会利用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监测文件使用记录,禁用USB设备,保护企业重要资料,这是出于公司的内部保护机制。但有些公司也会出现员工非工作上网的现象,网购、在线聊天、听音乐、观看视频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占用了有效的宽带,所以他们相对应地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做一些设置。

关于泄露个人隐私方面,该名工作人员认为用户尽量不要将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和网络ID信息去做绑定和关联。“网页浏览肯定是有痕迹和记录,因为听歌是从网易云音乐上听的,所以个人记录在理论上是没办法去逃避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关联个人真实信息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注册网易云音乐时,如果要求用户提供更详细的信息,那就没必要提供,或者使用一个不常用的邮箱或手机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