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大片污名化了鲨鱼的形象,《大白鲨》系列四集电影历史分析。
皮特·本奇利是这么说的,对大白鲨有没有什么仇恨呢?没有把握,但是我们确信大白鲨对他有恩。
没有人记得这位作家曾经是一位演讲撰稿人,而我们却记得他的小说《大白鲨》。斯蒂芬·史匹柏又将这部小说改编成了年的电影,随后衍生出了三部续集。
大白鲨电影系列是如此伟大,以至于不仅让全世界都讨厌大白鲨,而且,甚至,它还改变了电影史,改变了电影制作,以及我们观看电影的方式。
《大白鲨》年
《大白鲨》在畅销榜上霸占了立足之地,本奇利的小说在44周内霸占了榜首,这对于任何一位作家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然而,当年轻的史匹柏将其改编成电影时,《大白鲨》却更加幸运。
夏日电影将“强档大片”定义为一个单一词,为《侏罗纪公园》和《蜘蛛侠:英雄远征》牢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大量的特效,大量的尖叫或爆炸,刺激结局的高潮动作戏,然后确保在暑假里上映。
这种强档大片模式几乎对全球主流商业电影进行了教育,使夏季档变成全年最重要的大片战场。
但是史匹柏还没有想好这个公式,就翘起脚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这部电影。《大白鲨》是一部很难拍的电影,你必须把自己放进水里才能拍好。
这些都使得拍摄难度大大提高,而史匹柏当年只有不到30岁的年轻导演,制作困难重重,更增加了电影公司对这位年轻导演的不信任。
而且史匹柏持之以恒要布鲁斯当主人公的决心,更令人担心──超级明星布鲁斯是一条机器鲨鱼,要对嘴边的任何东西负责。
而且最糟糕的噩梦发生了:布鲁斯被弄坏了,电影中的大白鲨巨星缺席了。
缺乏预算是导演天分的体现,史匹柏把希区考克的绝活放到了水中──希区考克善用他所谓的“麦高芬”制造出悬疑效果。
“兔脚”在《不可能的任务3》中是麦高芬的,电影不一定需要介绍麦高芬是什么,只需承认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每个人都会抢它,情节发生在抢劫案中,而不是探究麦高芬的潘朵拉盒子里究竟装着什么。
还有《大白鲨》里的麦高芬,就是那条大白鲨的三角鳍,或约翰威廉斯的“登,登,登”乐曲,或黄色的浮筒,等等。
用道具代替布鲁斯来吓唬观众,虽然没有尖牙,但凭借观众自己的想象脑补,这些等效于大白鲨的道具,比大白鲨还可怕,当三角鳍浮出水面的瞬间,一些观众的心脏已经被咬了一大口。
九百万美元的成本,让《大白鲨》变成当时的一部中小型电影──别忘了,那是年,但回收的票房,却是21世纪的水准。
全美票房“大白鲨”高达2.6亿美元,打破了《驱魔人》创制的2.3亿美元的票房纪录,与此同时它也夺得了4.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纪录,相当于今天的12亿美元,全球最卖座电影的第七名(价格调整后)。
在资料中可以看出,《大白鲨》是一部叫好、叫座、还拿奥斯卡的电影,而对于电影公司来说,三合一的胜利不可能只有一次,所以,就一定要拍续集!
《大白鲨》叙述警长马丁·布洛迪,麦特霍伯博士,以及船长昆特,与威胁海滩安全与大白鲨战斗。
这三个背景和性格完全不同的男人,组成了一个极其脆弱却又充满激情的银幕铁三角。马丁·布洛迪警长为了村民的安全挺身而出抵抗大白鲨;海洋学家霍伯拥有他们所需的科学知识,他愿意帮助其他人对抗大白鲨。
而且昆特完全是《白鲸记》里复仇的化身──他是一位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舰上遇上大白鲨的生还者,他的人生现在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和大白鲨拼一场。
这三个勇士各有各的计谋,但是他们都有杀死大白鲨的决心,那么大白鲨呢?同样令人惊叹的是,会干掉他们──大海这么大,明明还有更多的猎物在等待它们。
《大白鲨》爆雷现在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总而言之,大白鲨被炸死了,三个勇士中的生还者,获得了胜利与和平,全部结局都是胜利。
与《哈利波特》和《复仇者联盟》三人一鲨的最后决斗不同,这次没有悬念,问题就来了:《大白鲨2》应该怎么做?
《大白鲨2》年
事实上,《大白鲨2》依然可以拍摄,尽管前一部精彩的铁三角消失了,只剩下警长马丁继续以天下为己任,而史匹柏也离开了他的外星梦(第三类接触)。
不过,少了铁三角,聪明年轻导演,还没有可延续剧情的《大白鲨2》,仍不能算是烂片。
关键之处:至少《大白鲨2》给观众带来了一个让人心烦意乱的新难题。
马丁的两个儿子,麦克和西恩出现在这一集中,他们还年轻,当然他们的老爸还在噩梦中缠绕──马丁患上了恐鲨病,他怀疑有一条新的大白鲨可能会威胁到家乡小岛的安全,而麦克和西恩想到了治愈父亲恐鲨症的妙方──他就开船出海,把自己喂给大白鲨吃。
孩子们很聪明,他们果然治好了老爸的疑心病,但与此同时又让他几乎停止了心跳,没有其他伙伴的警长马丁这一次只能孤军奋战,去救那些漂泊在外的孩子们。
在《大白鲨》中,一条大白鲨和三个硬汉对峙,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但是《大白鲨2》中的大白鲨和一群熊孩子对峙,多少增加了紧张感。
此前,警长马丁的疑心病一直困扰着观众,而影片中的翻译名字也颇有传神之处,透过几个看似无关的小事件,让观众产生一种大白鲨四面潜伏的危机感,最后,警长才从镜头中看到了大白鲨的真实面貌。
整个过程中,事实上整个小岛的居民和市长都完全不相信警长所说的话,他们不相信还有大白鲨会再次制造出像上次那样的惨剧──他们都忘了《大白鲨》作者是怎么说的!
《大白鲨2》:总之,警长和大白鲨进行了一场头撞头的终极对决。
大白鲨迅速冲向独身在船上的警长,警长拉起海底电缆等着他,当大白鲨以为能吞下他时,咬住了能量技术的精髓──大白鲨咬住电缆,立刻触电,爆出大量火花,直接活生生地烤大白鲨。
最后变成焦炭大黑鲨的大白鲨,默默地沉入海底,结束了大白鲨欺凌熊孩子的噩梦过程。
结尾:警长拉起了电缆,等待着大白鲨的到来。
如今看来,这出大白鲨电击戏可以把臭气熏天的部分了结了:比如,就在电缆旁边的警长怎么不触电?
为什么咬住绳索的大白鲨会立即停止运动(大白鲨会保持同样的姿势直到燃烧殆尽)?这条大白鲨真的能像放烟火一样把火花齐射吗?
但到了年,这样一段活生生的烤大白鲨仍能给观众带来满满的欢乐。
成本高达3千万美元的《大白鲨2》,虽然没有打破前一集的票房纪录,但在全球至少也有1.8亿美元的票房,在美国国内也超过了8千万美元,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
《大白鲨3》年
在《大白鲨2》续摊上饰演警长马丁的洛薛尔德,在拍摄《大白鲨2》时与导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大白鲨3》的缺席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这次《大白鲨3》连配乐都没有了,约翰威廉斯也离开了剧组,《大白鲨3》失去了所有《大白鲨2》中成功的角色,几乎就相当于自己在重演中输掉了比赛。
这个场景也不再是小岛的海滩,而是发生在一个封闭的海洋世界里,而这次,主角变成了…马丁的两个儿子?
《大白鲨》前两部中的浪里白条结局,不是被炸毁便是被电死,姑且不管为什么鲨鱼总是在寻找这个小岛,这个电影系列却从未想过换主角,而要一直被钉在马丁·布洛迪家族身上,这个家族其实很无辜。
这次爸爸不演了,换上两个在海洋世界做研究的儿子,继续和鲨鱼相遇。
可以这样说,马丁警长在《大白鲨2》中的恐鲨症状态确有些严重,但反过来,亲身经历过鲨鱼危机的马克和西恩·布洛迪,似乎完全并没有任何损伤后症状──他们几乎被鲨鱼咬死,而现在他们却在水族馆里研究水族动物?为何不去沙漠?
他们不听父亲的话,在第二集出海了,这叫顽皮,但是第三集他们愿意花时间和鲨鱼在一起,这是一个智力上的缺陷。
此外,他们并不像第一集《大白鲨》中的麦特霍伯博士那样,看上去更像是海洋专家,总之,他们遇到了鲨鱼的衰运宿命。
这次鲨鱼横行于海洋世界,令参观水族馆的游客们惊恐万分:包括在水族馆看到被鲨鱼咬死的潜水员,看到鲨鱼在透明水槽外追逐。
这几段看起来并不吓人,没错,而且对文字描述还嫌有点夸张。
《大白鲨3》总之,鲨鱼终于抓住了麦克布洛迪和他弟弟,在主控室里和他女友相遇了,大白鲨撞破水主控室的窗户,进入室内开始进食,很多过路人都被吓了一跳。
但笑破肚皮的是,大白鲨的肚皮太大,它撞倒主控室后,居然卡在了肚皮上,进退两难。
而且更加爆笑的是,哥哥和女友居然没有立即抓住机会逃走,哥哥发现大白鲨口上有一具手持炸药的尸首,他当场做了个铁钩,在无法动的鲨鱼嘴边勾啊勾…
不料竟被他勾到了炸药圈!爆炸物在鲨鱼口中喷射出大量的血雾,更多的是把这只凶兽炸成碎片,喷向屏幕前的观众。
影片名为3D,想当然地耳里有很多不必要的后期3D效果,现在看来,这些3D效果只剩下笑料了。
更为可悲的是,《大白鲨3》除了笑料外,再没有其他东西了──饰演迈克的丹尼斯奎德应该不会再去回忆这段黑暗的历史。
《大白鲨4》年
但历史并没有最黑,只有更黑。四年后,《大白鲨3》又有了第四集《大白鲨4》。
影片制片方很清楚地知道《大白鲨3》太烂了,但是他们不会去想4年前自己是如何把这个烂摊子搞砸的,而是竭力忘记《大白鲨3》,《大白鲨4》的宣传中,压根并没有提到《大白鲨3》。
《大白鲨4》第四集,甚至把自己称为整个系列的第三部电影,显然想要洗刷掉观众脑海中曾有过第三集的印象。
《大白鲨3》的剧情设定,当然也在《大白鲨4》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马丁布洛迪警长,保护小岛,因心脏病去世。但他的遗孀艾伦却认为这个是过去2次鲨鱼危机导致的损伤,把丈夫吓死了。
不管怎么说,艾伦仍然和西恩,他的未婚妻一起住在家乡的小岛上。但就在西恩有一天出海执行任务的时候,一只大白鲨突然间冲了出来,把他咬死了。
丈夫和儿子双双死在了鲨鱼的手中(应该说是嘴巴),这无疑使艾伦更加气愤。而且,这时大儿子麦克回到老家,请母亲到他工作的巴拿马散散心,然后,惊恐万分,咬死西恩的鲨鱼居然跟着艾伦来到巴拿马!
要是你不明白剧情是怎么说的…那鲨鱼为什么要跟踪人呢?不管这行不行(艾伦等人只是乘飞机去的),为什么要跟着他们呢?
就为了报复?但是,这绝对不是前三集中主角整惨的鲨鱼——每一集都被炸毁或烧死。
是否前三集中的鲨鱼也有遗孀或遗腹子?他们有没有在被爆炸或电之前,通过隐者之紫或远端脑电波告知它们的家人,让它们复仇?
即使鲨鱼世界确实有心电感应,即使杀了它们的警长已经过世,鲨鱼复仇者们又会从哪一方面知道,警长的遗孀和儿子是它们复仇的目标?它们会偷看剧本吗?
在年的奥斯卡上,米高肯恩因为《汉娜姐妹》获得了最佳男配角奖,但是他却没能参加当天的颁奖典礼。为何要放弃自己亲自领取职业生涯最高奖座的机会?
由于他在夏威夷,拍摄了一部烂片《大白鲨4》,他在剧中饰演载着麦克和母亲艾伦到巴拿马的飞机驾驶员,他对寡妇艾伦一见倾心,当然,他首先得解决想要杀死艾伦的大白鲨。
奥斯卡和大白鲨,两者之间压根并没有可比性,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米高肯恩也演过《大白鲨》,他们忘记了,其实是最好的。
《大白鲨4》里成功的干掉了大白鲨,同时也干掉了“大白鲨系列”影片。
该片口碑不佳,但出人意料的是,成本两千万美元的影片,居然在美国国内还能再卖出两千万美元,这简直便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损失,而在海外还能卖出三千万美元。
这部电影的魅力就在于,不管这部续集有多烂,总会有人怀着对《大白鲨》经典作品的怀念,给烂续集一个机会。
这部大白鲨死后,还没有任何复活的迹象,但是大白鲨的后代,已经在B级电影中找到了新的春天。“大鲨鱼”系列让电影公司明白了强档大片的卖座模式,了解了系列电影对观众长久以来的吸引力,以及往后的“星际大战”等影片所走的道路,就连史匹柏自己也是这股潮流的推手之一,他自己并不想拍续集,但是他的制作团队非常擅长拍续集。
而且他后来还将强档大片的公式变得更加完美,拍出了很多破亿的大片。
事实上,鲨鱼攻击人类的机率很小,但鲨鱼遭受羞辱的可能性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除了因为鱼翅带来的经济利益而被捕杀外,很多渔夫在70年代更是以“保护海岸安全”为名,主动出海捕杀无辜鲨鱼。
这样的行为虽然突显了人类盲从的劣根性,但也展示了《大白鲨》电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这组影片是它给世界带来的最糟糕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