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药物疫情发生后,疾控部门对病例接触者进行排查,对4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管理,截止目前均未发现异常情况。
07:30日本4月全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前值1.30%
消费信心无法建立
【《财经》综合报道】 5月21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裁朱玉辰在2011金融论坛上表示,目前国内金融衍生品发展非常不足,但衍生品有三大好处,没有衍生品,某种意义上来说很难走出金融创新。 他称,衍生品出来之后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完成金融资产的定价。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有一些重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商品,这个定价是靠着场内衍生品去完成的。如果有一个系列衍生品出来,就有利于推动我们争得国际定价权。衍生品的这个功能是无法用其他产品和其他方式去替代的。 第二,发展衍生品其实是发展避险工具。他说,“在大连交易所工作十年,走到田间地头教农民如何利用市场价格规避风险,但是农民听不懂什么是套期保值,我跟农民讲:你们知道什么是先卖后种,看到市场好的先把几个守定住,有了这个市场价格再生产。”但到了上海却发现,都市里的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却没有学会保值,没有避险的文化,没有避险的策略。这也是难以为继的,衍生品的本质性作用就是给这些机构提供一个避险工具。 第三,发展衍生品还有一个战略考虑,就是金融衍生品发展会带来了一系列的产品创新和工具多元。有一种观点是传统基础金融,股票、债券、银行、外汇从产生到运行,走的路都十分稳固,全世界差不多是一个套路,基础产品就提供一个基础作用。后来所谓产品创新,产品多元,很多是在金融衍生品这个阶段完成,没有衍生品,某种意义上来说很难走出金融创新。 朱玉辰表示,目前从国家的*策来看,就是要积极增加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但是市场产品非常匮乏。居民储蓄73万亿。基金经过若干年发展仅有2万5千亿,还不到储蓄的零头,市场要找到一个象样的保本产品都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急需要在目前的状态下,有步骤的推广一些产品出来,提供一些工具使我们产品多样化,改变金融机构的同质化,使得金融市场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作者:《财经》综合报道 】
关于国企领导拿高薪问题,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广州作专题报告会时说,拿高薪要靠本事,但薪酬支付要讲良心。你钱给少了,人都跑了!不讲效益的公平不是真正的企业,我不是慈善机构的领导,是企业的领导,按效益分配是最公平的。 (8月5日《广州》) 这几年,国企领导拿高薪是社会舆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国企领导拿高薪拿得让人不服气。真正依靠本事拿高薪的国企领导并不多。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机制不健全,对国企领导在经营报告期业绩大小缺乏考核衡量机制;二是即使勉强有一个衡量机制,也与国企领导人作用挂钩不紧,国企领导人究竟起多大作用不能直接衡量出来。 客观地说,这几年国资委所属的国有企业在领导人绩效挂钩上已经开始探索。国资委旗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薪酬相对规范一些,过高离谱薪酬很少。而在国资委管理以外的国有金融企业或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里,领导人薪酬乱象丛生,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这些国有金融企业或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领导一方面天价高薪频出,一方面经营业绩与领导人的本事基本脱钩。从这几年国有金融企业或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领导人通过一纸任命频繁更替看,企业一切照旧,几乎没有受影响。你给企业领导人年薪10万元如此,给其100万元甚至1000万元照样如此。当然,对国有金融企业或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也没有一个硬性约束和考核机制,更没有与其领导人挂钩的机制。根本不知道其本事大小,也没有衡量其本事的机制。这样的话,就导致这些领导层钻着空子寻找拿高薪的理由和条件,比如拼着老命改制上市等。一纸任命就从行*干部当上国企领导;一上市,人还是原来那个人,一夜之间就拿着比上市前多几十倍的高薪,何谈凭本事拿薪酬,又何谈与其能力和业绩挂钩呢?又如何让民众心服口服呢? 摘编自《大河报》8月6日文/余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