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游戏研修中班幼儿游戏中前书写行为的个 [复制链接]

1#
免费爱奇艺会员vip账号密码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5629.html

维果茨基曾经说过:“任何学习都是以它的前学习时期,即对学习的准备时期为前提的。”众多研究表明,幼儿各方面发展与其前书写准备的关系十分密切。前书写是学龄前儿童幼儿用笔或者其他书写替代物,通过感知、涂画、涂写、模拟运用文字或符号等形式,用图形和文字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及构建前书写经验的游戏和学习活动。

当前对幼儿前书写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反对幼儿进行书写;一是将幼儿书写小学化。这两种误区都是把前书写活动看作是前识字教育的表现。实际上,幼儿的前书写具有游戏性、图画性、兴趣性、过程性、经验性等特征,与小学的书写、识字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前书写可以是幼儿自发产生、自主进行的游戏活动,也可以是在成人的引导下进行的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

笔者在幼儿自发产生的游戏中,观察到幼儿的前书写行为。那么幼儿游戏中前书写行为有哪些特点?教师该如何支持游戏中的幼儿的前书写行为呢?本文以中班幼儿斌斌作为案例。

一、中班幼儿的前书写行为表现

片段一

游戏开始了,斌斌把凳子围成圈,从教室的材料库里拿了一些纸箱放中间,我问他今天玩的是什么,他说:“卖车。”他把有的纸箱放在凳子上,有一个纸箱放在地上。斌斌继续在材料库的纸笔区找来红色的蜡笔,在纸皮上写下、、,然后又用蜡笔在纸盒上涂抹颜色。旁边一个女生一直跟着他。斌斌把纸箱的各个面都涂上颜色。

图1

分析

幼儿的书写是在涂涂写写画画中进行的,斌斌在装扮汽车的过程中,写下“、、”这些数字,代表了孩子生活中关于车牌的经验,这样的书写与游戏内容配合,是游戏的需要,也是斌斌不用有意识地想象的情况下自然完成的。中班幼儿已经自发地在场景中要涂涂画画,正是培养前书写的关键期,教师通过在材料库中提供纸笔,鼓励和方便幼儿随时进行记录,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幼儿的前书写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也为观察幼儿的前书写行为提供了机会。

片段二

斌斌拿来记号笔在纸箱上写SF(经老师询问,说是车牌前面的字母),此过程中没有和同伴说话。当他记录时,女生说:“不对,今天星期二。”斌斌说:“不对,今天星期三。”两个一边说,一边在纸板上画了“2”和“3”,并打上和,询问斌斌以后知道——“2”代表星期二已经过去了,所以打叉,“3”代表星期三没有过去,所以打了勾。

图2

分析

斌斌在卖车游戏中表现出行动的有意性强,对汽车的造型先想好了再找材料做,目的性强,每一次寻找的材料和工具都直接为他的游戏想法服务。例如用凳子围成圈变成4S店;找来胶带将纸箱的三面固定,还要检查是否粘得牢固,事实上也很牢固。又如用蜡笔为汽车涂色,用记号笔在车身上画上标志“SF”,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特别是在汽车三面都粘好了,斌斌两手摸着立起来的纸板,还不时地轻拍一下,十分形象地塑造出一个技术娴熟的汽车工人的样子。斌斌还用了两种符号的结合来表达对星期的认识,一边和同伴交流,一边书写了关于今天是星期几的过程。这里的书写体现了孩子对事物描述的需要,斌斌为了汽车游戏的情节发展需要进行书写,他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地快乐书写,只为游戏服务,不在于书写了多少数字、字母,以及写得好不好等。

片段三

4S店里已经没有车子了,斌斌在公告板上先画了火箭(经询问说明天准备造火箭)。他继续在火箭下面画着表格,写着一些数字“1”。这时店外面热闹的声音传来,安安买的车子与洋洋买的车子接了起来,俨然像一辆小火车,两个小伙伴正开心地开着火车穿梭于教室。斌斌停止记录,向同伴提醒这是汽车,不是火车,没有收到回应。斌斌转身回到凳子上,并在纸板下面画上了一只小草莓,并画了两个叉叉,(经询问,因为安安和洋洋是草莓队的,给他们两个叉!)火车转了一圈,斌斌再次对安安说:“安安,我跟你说这是汽车,不是火车。”“你看它这么长,像火车。”后排的洋洋说。斌斌继续对着安安说:“你不是老板吗?”仍然没有得到安安的回应。

图3

分析

斌斌在这一阶段书写了明天的游戏内容——造火箭;书写了连串的数字;书写了自己对事件的感受——小草莓和叉叉。游戏中当发现自己店里卖出的汽车变成了火车时,斌斌三番两次出面提醒同伴“安安,我跟你说这个不是火车。”当同伴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时,斌斌没有生气的表情,我们只是通过他的画画记录、他不时地张望同伴开车的眼神来猜测他其实很在意,在这里斌斌的记录成了孩子对同伴行为不满的情绪表达,因情绪得到宣泄而没有发生同伴间的冲突。而当他们的口头语言还没能准确地表述一件事情带给自己的感受时,孩子在情绪情感表达中会多一些绘画方式,——斌斌用涂画图形、形象、象形符号和数字来表情达意。

片段四

在听到收玩具的音乐时,只见斌斌很主动地对同伴说:“我来收!”因为纸箱较多,老师帮忙一起把纸箱叠整齐向斌斌问道:“这样可以了吗?”斌斌点点头。最后斌斌把他在游戏一开始就使用的一张被撕下的白纸也送送到材料区时,整理工作才算完成。斌斌来到桌子旁,拿起记号笔和本子开始画。他画了今天使用的材料,上面一行从左到右分别是纸箱、凳子、蜡笔、胶带和纸板。中间一行标明今天的日期——11.22,而在下面一行画的是明天要使用的材料。

图4

分析

斌斌在游戏中物归原处的意识很强,斌斌也在使用一些规则来解决问题,例如:发现有人把店里的车子开走了,他对着开车的同伴说:“你还没有付钱就开走了?”对卖车游戏中要先付钱再拿车的规则是明确的。又如有同伴说“你这有火车吗?”,斌斌清楚地说“我是卖汽车的,没有火车。”对卖车游戏中卖什么是明确的。由此看出斌斌行动条理清楚,行为习惯良好,具有较强的规则意识。而且斌斌的日记表达也一目了然。孩子会划线区分记录的区域,记录今天的日期,是教师对幼儿日记书写的要求;记录今天和明天游戏要使用的材料,用图形图案表示相应的物品,能产生对比。每一位幼儿的游戏日记表达是不同的,有的用图画表示了今天发生的事情;有的用一些符号和图画表示自己遇到的困难。老师抓住了幼儿表达的需要,组织大家幼儿在游戏后进行游戏日记的记录,这是更为规范的书写,幼儿坐在桌子旁,在本子上拿笔进行书写,包含正规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姿态,但我们看到在中班幼儿的日记表达中暂时没有出现标准的文字。

前书写活动重在引起幼儿对书写的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保持并发展这种兴趣,而不同于正式书写活动对书写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的严格要求。斌斌的前书写行为贯穿他的整个游戏,不仅代表了孩子的游戏想法,而且用符号和数字描述了游戏过程。

二、中班幼儿在游戏中前书写行为的特点

在斌斌的游戏中,多次使用笔进行了前书写。在未接受正式书写教育之前,幼儿在游戏的自发状态下,通过图画、符号和类似文字等形式进行“书写”,幼儿用非正式的文字符号表达自己想法和情绪。笔者从斌斌的行为中窥见了中班幼儿在游戏自发状态下前书写行为的一些特点。

1.游戏中幼儿的前书写具有经验性特点

游戏中幼儿前书写活动应该是幼儿自主、自愿的书写活动,是个性化很强的活动,具有不同需要和不同层次,以幼儿的个体经验为基础。例如在卖车游戏中,斌斌画了表格和数字,经询问是汽车的车牌号。书写内容来源于孩子的对车牌的经验,对数字的经验,又例如斌斌用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来表示“星期二有买一送一的活动,星期三没有”斌斌记录了明天要使用材料和明天准备造火箭的事情,这都是关于汽车店的游戏想法。这些书写内容具有很强的经验性,代表着斌斌独一无二的游戏,让我们看到斌斌是如何表达自己关于游戏的想法。

2.游戏中幼儿的前书写具有情感性特点

游戏中的前书写活动伴随着游戏的发生,当周围事件引起幼儿相应的情绪反应时,书写作为一种表征形式可以帮助幼儿建构自己对周围的感受和经验。例如在斌斌的案例中,安安和洋洋把汽车当火车玩,斌斌在一旁解释没有引起同伴的共鸣,他用小草莓图案代表安安和洋洋这两个同学,在斌斌的口头语言沟通未果后,他用了来表示自己对他们的不满,表达自己不同意同伴把汽车当成火车的“生气”,这时候的书写具有强烈的情感。又如在游戏后的记录中,孩子也会经常将自己在游戏中发生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画出来,是因为情绪反应是带给孩子最直观的感受。

3.游戏中幼儿的前书写具有故事性特点

游戏中的前书写活动与规范的书写不同,没有参照,随着幼儿的游戏情节而发生,故事不同书写内容就不同。3-6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幼儿在前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了不断操作、建构和生成的过程。斌斌今天记录了关于汽车店的游戏想法,他先写下数字2代表星期二,数字3代表星期三,他自言自语道——星期二可以买一送一,就在2旁边打了个勾,星期三没有买一送一便打叉。随着游戏的进行,有客人把车子买走了,斌斌便把数字圈起来并打上叉,表示车子没有了。书写的过程也代表游戏进行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三、教师如何呵护幼儿在游戏中的前书写行为

首先,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儿童自发的书写活动在某种程度能够真实地反映儿童的情感世界,幼儿在自发状态下主动建构前书写经验的,应该自己做前书写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如案例中斌斌,画了表格和数字,经询问是汽车的车牌号。有的书写指出了后续的游戏想法,例如斌斌记录了明天要使用材料,记录了明天准备造火箭的事情。这些记录不仅贯穿了斌斌的游戏,而且让我们看到斌斌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斌斌始终是前书写活动的主体。坦普尔的研究发现,幼儿通过尝试修正假设的过程慢慢获得前书写规则,获得正确的写字技巧。因此,幼儿的前书写活动开展要以幼儿为主体,使其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丰富前书写活动经验,还要注意个体的差异。在上面的案例中,与斌斌一起游戏的女孩并没有出现前书写的行为,教师要注意不做统一的评价和要求,尊重前书写活动应该是幼儿自主、自愿的书写活动。

其次,创设支持性的环境提高幼儿关于书写的构想

约翰·布鲁克(JoanBrook)认为,幼儿是在日常生活与人沟通交流中逐渐认识到“书写可以使他们做到仅靠“说”所不能做的事情的作用,产生学习书面语言的动力。首先,成人要多与幼儿交流,让幼儿在支持性环境中不受限制地进行自由交谈。案例中,教师与斌斌交流,了解他写下的文字符号代表什么,在游戏分享时请斌斌解释自己的书写作品,让斌斌关于买车游戏的想法得以表达。其次是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书写材料。例如在游戏环境中创设材料仓库,斌斌就是在仓库中找到纸皮、记号笔进行书写。又如教师提供游戏记录本,斌斌还可以想到明天使用什么材料进行游戏,便是明天的材料清单了。最后要尊重孩子的书写作品,看不懂的时候不随便作出评价,因为这些作品都代表着幼儿积极建构的经验,一笔一划都体现出每一位幼儿的思维特点!

最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拓展丰富幼儿的书写

游戏角色的装扮让幼儿成为萌发的阅读者和书写者,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创造自己的书写规则。游戏的象征功能蕴含着幼儿阅读活动的心理机制,游戏和书写活动都是运用表征符号进行交流。它们运用想象,都能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心理空间。因此,我们要在游戏中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读写体验,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鹰架,扩展幼儿的经验。例如在卖车游戏中投放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例如汽车杂志、汽车广告、车牌大全等;也可以根据孩子的书写内容进行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作为“大一点的同伴”提出建议。例如询问斌斌车牌的含义,车牌一共包括几位数字?车牌上除了数字还有什么等。当幼儿知道书写在生活中是有用的,并亲身体验到前书写的功能时,自然习得了书写的经验。教师还应设法保护幼儿对前书写的积极情感,注重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为幼儿提供不同的可选择的书写材料,按幼儿的书写发展程度及幼儿的兴趣来安排书写活动。

参考文献:

1.王纬虹,申毅,庞青.幼儿前书写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学前教育研究,(5)

2.马娟、季燕.幼儿自发状态下前书写能力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江苏幼儿教育。(07-08)

3.傅芳芳.浅析幼儿前书写活动对幼儿书写技能的影响.基础教育研究。(02-08)

4.李文艺,王明晖.关于幼儿园前书写教育:另一种观点学前教育研究,(7)

作者单位:浦东新区东蕾幼儿园

本月责编:甜鱼

延伸阅读

陶琴:从无到有,静悄悄地发展——中班幼儿类合作游戏行为观察与思考

秦雯:游戏中出现摩擦争执时,我该怎么办?

丁靖洁:要不要坚守岗位——浅析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角色转换行为

严铭:大班幼儿游戏记录本的引用与反思

郑新华:自主游戏中的幼儿:抓小偷不得的“警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