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粉彩顶三青花不看清三代,怎能读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治疗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鲜娇夺目,工致殊常。

粉彩瓷,四大名瓷之一。其画面粉润柔和、造型丰富,审美情趣上又融合进水墨、工笔、写意等诸多绘画元素,或细腻华丽、或高贵典雅、或色彩艳丽,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01

从“无心插柳”

到“冠绝天下”

粉彩是中国几千年的陶瓷史中,

最后出现的一个品类。

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的

很长一段时间,

都处于“南青北白”的格局,

直到粉彩瓷的出现,

才打破了这一局面。

它创烧于康熙晚期,

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

三朝相互衔接、

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

康熙-起源

说起粉彩的起源,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康熙晚期,官窑匠师在“试炼”珐琅彩料之时,受其启发和影响,引进了铜胎珐琅中不透明的白色彩料。

把这种俗称“玻璃白”的白色彩料与五彩彩料融合,不仅可以做出粉润柔和的色阶变化,写实能力强,还由于颗粒作用形成了立体感,别具风味——“粉彩”便这样诞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中国陶瓷史》载:“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初创的粉彩也正是在五彩瓷器的局部纹饰上试制的。

粉彩花蝶纹盘

清康熙

高3.5厘米

口径17.5厘米足径10.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粉彩蝶盘中,我们可察知一二:

此盘用五彩的平涂法绘画,画笔简练,施彩较厚,色阶不够丰富,显示出了粉彩瓷器初创阶段的特点。

粉彩钟馗醉酒像

清康熙

高16.8厘米底长2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粉彩的色彩丰富艳丽、色调淡雅柔和、做工精美细腻,自问世后,立即成为了清朝皇室的新宠。

但康熙朝仍以五彩瓷绘为最。

《陶雅》云:"康熙彩硬,雍正彩软。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

康熙粉彩在创烧初期带有康熙五彩瓷的痕迹,区分并不明显,粉彩、五彩的真正分离还是在雍正朝,雍正粉彩才是名副其实的“软彩”,更是达到了艺术上的极致…

雍正-典雅细腻

雍正45岁做皇帝,他即位之时正处于*治历练、精神与人格上的成熟阶段。

这位被清末民国时期历史学家孟森评价为“自古勤*之君,未有及世宗者。”的统治者却有着性格的另一面——精细、机敏,注意细节到了絮叨的地步。

雍正帝读书像轴

据雍正造办处档案记载,他戴眼镜用什么材料的框、眼镜套子是鳄鱼皮或是鲨鱼皮的、哪一个时辰带的,甚至床架旁摆放痰盂儿的样式和材料等都会提出具体要求,心细非常,几乎到了极端的地步。

粉彩团蝶纹碗

清雍正

高6.8厘米

口径13.5厘米足径4.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粉彩过枝桃树纹盘

清雍正

高8.4厘米

口径50.6厘米足径28.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御窑瓷器更是受雍正的直接干预,品种、花色、造型都受到这位最高统治者的控制。

他在做太子之时就在居所雍和宫专设“匠人房”,有些工匠是他亲自挑选,比宫里造办处的还好,有时宫中做不出的活,他便会叫雍和宫“匠人房”来人帮忙。

雍正时期正是粉彩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的粉彩普遍上所施彩釉不像康熙时期面积较小,而是广施釉色,色彩也转为鲜艳明快、丰富多变,并且出现了浓淡、深浅之分。

粉彩蟠桃纹天球瓶

清雍正

高50.6厘米

口径11.9厘米足径17.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期间杰出的彩瓷,

它代表了当时制瓷业

高度发展的工艺水平,

堪称雍正官窑粉彩瓷器的代表作。

雍正皇帝的艺术素养极高,一生都在追求宫廷式的典雅和细腻,对瓷器的要求也极严,不能有半点马虎。

可以说“雅”是雍正瓷器最显著的特征,它器形轻巧俊秀,设色柔丽雅致,用笔娟秀细腻,意韵安闲淡远,格调超凡脱俗,风格清淡明雅,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而雍正粉彩瓷器的画风更是吸收了恽南田没骨法的影响,图案纹饰具有纤细的柔态,构图疏雅、简练,主题突出,风格雍容大方、雅致非常。

一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雍正花卉纯属恽派,没骨之妙可以上拟徐熙,草虫尤奕奕有神。”

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清雍正

上海博物馆藏

雍正个人审美以及作为皇帝的艺术造诣,是整个清代宫廷中最为突出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雍正朝官造器物代表了清代宫廷工艺美术的最高成就,瓷器表现得尤为突出。

雍正瓷器出色体现了艺术上的深度,到达了一个顶峰。

乾隆-繁复瑰丽

《陶雅》称:“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斧神工。”

乾隆一朝,瓷艺精进。

乾隆彩瓷彩釉丰富、品类繁复、技术高超,皆属空前绝后。

堪称中国彩瓷历史之巅峰时代。

*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

清乾隆

高40.2厘米

口径19.2厘米足径21.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当时乃清朝国力最鼎盛之时,加上皇帝本人尤好新奇之物,所以在制瓷一事上,也是极尽所能,不惜工本。

乾隆皇帝的审美喜好恢宏富丽,有皇家气势。

他所喜爱的通常是繁复和花哨,制作繁难的无以复加,效果怎么“奇”就怎么做,乾隆瓷器在技术上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康熙,雍正也无法与之比拟。

天蓝地开光镂空粉彩转心瓶

及内部结构示意图

清乾隆

高73厘米

口径31厘米足径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时期的粉彩发展最为广泛,大件粉彩镂空或转心、转颈瓷器是最具代表性的。

因为这是乾隆时期独有的,就乾隆以前的康、雍两朝来说,社会上没有形成崇尚奢靡富丽的审美时尚,而乾隆之后又不具备这样雄厚的烧造资金和技术力量。

粉彩暗八仙纹双耳转心瓶

清乾隆

高37.3厘米

口径16厘米足径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镂空转心瓶、转颈瓶,器型硕大,烧造工艺尤为复杂,对窑炉、胎土甚至天气都有严格的要求。

镂空加旋转,在技术上的难度是现代人即使掌握也做不到位的,是乾隆官窑的杰作。

02

技术+艺术的

顶级风尚

粉彩瓷器工艺是中国瓷器工艺史上的一大创新,它反映出了中国古陶瓷器工艺处于巅峰时期的面貌,令后世回味无穷。

《饮流斋说瓷》中写到“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

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赋予了每一种颜色不同层次的变化,它将装饰性绘画技法引入瓷器中,强烈的艺术特色与丰富的人文内涵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与艺术瑰宝的标志性代表。

粉彩梅花纹碗

清雍正

高5厘米

口径9.2厘米足径3.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收藏界流传一句话——“一粉彩顶三青花”,这也彰显了粉彩瓷器受国内外收藏家喜爱的程度。

法国人曾把粉彩瓷称作“玫瑰族瓷器”,认为只有高贵的玫瑰才能与之媲美,更是在国外的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瑰宝”。

粉彩镂空夔龙纹转心瓶

清乾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粉彩总能在拍卖市场上拍得高价,特别是清代的粉彩瓷器。

康雍乾三代御窑瓷器中,雍正粉彩瓷制作工艺成熟,风格典雅秀丽,备受人们推崇,历来是拍卖市场上的宠儿。

而乾隆朝以其登峰造极的技术独领风骚,乾隆粉彩大器,又以其繁复瑰丽的艺术表现成为了近年国内艺术品收藏的典范。

现今拍卖市场冲上千万的乾隆大器之多,就是因为大器数量稀少、烧制难成的原因。

当代流传有序的清三代皇家瓷器艺术品,绝大多数都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仅有极少部分在拍场上流通。

接下来让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拍场上的那些粉彩成交高价拍品,供大家鉴赏。

清乾隆

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缠枝莲纹天球瓶

成交价:RMB,,

佳士得香港

年春季拍卖会

清乾隆

粉红地「锦上添花」粉彩通景

「山水庭廓」图双耳撇口瓶

成交价:RMB86,,

苏富比香港

秋季拍卖会

清嘉庆

*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

成交价:RMB77,,

佳士得香港

秋季拍卖会

清乾隆

粉彩九桃天球瓶

成交价:RMB74,,

苏富比香港

年秋季拍卖会

清雍正

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盌(一对)

成交价:RMB72,,

苏富比香港

春季拍卖会

清乾隆

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

成交价:RMB52,,

中国嘉德

6年春季拍卖会

清乾隆

御制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福寿纹八方盘口大瓶

成交价:RMB46,,

保利香港

春季拍卖会

清雍正

粉彩过枝月季梅花图大盘

成交价:RMB40,,

苏富比香港

年秋季拍卖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