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思的影视解析,今天解析的电影是《湮灭》,我们先了解一下剧情概况。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某个国家公园里,一个外星生命坠落在公园的灯塔里,这座灯塔被某种彩色泡泡的东西包围。在此后的三年里,这个泡泡不断向外扩大,吞噬着公园,如果泡泡继续扩大,就可能吞噬城市威胁更多的人,被派往进入泡泡里进行调查的人都有去无回。直到三年后,女主角的丈夫成为第一个走出泡泡的人,但他出现了器官功能衰竭的现象,生命危在旦夕。女主角是某所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为了弄清丈夫病重的原因,她加入了一支科学家小队,进入神秘的泡泡进行探索。
进入泡泡之后,他们发现所有的无线电信号都被干扰,所有动物和植物也都发生了奇怪的变异,不同种类的花在同一枝条上绽放,鳄鱼的嘴巴里长出了鲨鱼的牙齿,梅花鹿的角变成了植物,在泡泡中他们遭遇了很多危险,两名队员先后被变异的熊杀死,一名队员身体发生变异,变成了一棵人形的树。
女主角最终到达了灯塔,透过一架摄像机中的录像,她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已经自杀,走出泡泡的那个是丈夫的复制体。女主角爬进了灯塔里的一个洞穴,与她同行的心理学家被分解成了无数个微小的粒子,然后女主角的一滴血被提取到粒子,这些粒子开始迅速形她的复制体。女主角巧施妙计炸死了自己的复制体,整座灯塔和周围的晶体树陷入一片火海,神秘的泡泡终于消失。女主角返回,她丈夫的复制体也苏醒过来。
以上就是该部电影的剧情概括了。《湮灭》上映于年,改编自《遗落的南境》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因为原著小说曾经击败三体,所以在上映之前就引起了书迷们的兴趣。但电影上映后大家发现,不管是人物的设定还是人物的关系,不管是X区域里的奇怪生物,还是探险小队的冒险经历,电影和原著小说都有很大的差异。虽然电影保留了原著小说的克苏鲁风格的诡异,但两个故事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不同的故事。因为差异很大,在下面解读这部电影时,思思将抛开原著只谈电影。
从可理解性的角度看
该剧是晦涩难懂的,在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你可能轻易地问出很多不可理解的问题。比如电影里的外星生物到底是一种什么生物?它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第一个走出泡泡的是女主角丈夫的复制体?最终返回的是女主角本人还是女主角的复制体等等。下面思思将通过回答这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对《湮灭》的故事做一个梳理。
第一个问题,电影里的外星生物到底是一种什么生物?
这可能是最难回答的一个问题,从电影中的展示和对白来看,我们无法描绘它的形态,无法知道他是不是碳基生物。从电影最后地下洞穴中的场景来看,似乎有点像某种能量体生物,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了解这种生物,需要我们在后面做更多的分析和推测。
第二个问题,外星生物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通常电影里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目的有两种。第一种是善意的,比如《第三类接触》里的外星人是要和人类沟通,《降临》里的外星人是要帮助人类。另一种是恶意的,比如《异形》里的外星生物是要血洗地球生命,《独立日》里的外星人是要霸占地球资源。
但电影《湮灭》里的外星生物有点不一样。对人类而言,它并不是善意的,因为它让生物发生了可怕的变异。对人类而言,它也不是恶意的,就像女主角在被问,泡泡里的生物变异是不是噩梦时。她回答道:“并不全是,有时候还很漂亮”。
对人类而言,它更像是无目的的。正如电影女主角所说:“他似乎没有任何企图,并没有摧毁什么,只是制造了一些新的东西”。但你说它无目的,他又在模仿人类,女主角的丈夫和女主角自己都被复制过。
面对《湮灭》里的外星生物似乎不是要摧毁地球,只是创造新生命,似乎没有企图霸占地球,只是模仿地球生命的诡异现象。一种合理的推测是这种外星生物因为某种原因坠入地球,唯一要做的是生存下去。在陌生的星球,它的有效的生存之道就是模仿地球上已有的生命形式,这样就能确保自己适应地球环境。
于是,他模仿地球的植物,在沙滩上生成了原本并不存在的晶体树,又模仿人类,这就有了女主角和她丈夫的复制体。也就是说,外星生物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霸占地球,更不是为了摧毁地球,而仅仅是为了适应陌生的地球环境。
电影《湮灭》中的这种外星生物和我们此前在其他电影里看到的那种打打杀杀,或者要与人类做朋友的外星生物是完全不同的。这正是电影从小说原著继承过来的克苏鲁风格的特点,他们信奉人类不是宇宙的中心,外星生物并不那么在意地球上的人类。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第一个走出泡泡的是女主角丈夫的复制体?
面对这个诡异的现象,思思想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女主角丈夫的复制体是三年来外星生物制造的第一个完美的复制体。通过电影中外星生物试图复制女主角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在制造复制体时,至少需要有两个人。一个会湮灭成微小的例子,这些湮灭后的粒子是生成复制体的原料,另一个则会成为被复制的对象。也就是说要生成一个复制体,至少需要两个人在差不多的时间到达灯塔的地下洞穴,一个人洇灭后,另一个就能马上充当被复制对象。
但我们知道,要同时有两个人抵达灯塔并不容易。从女主角一行5人的情况来看,要抵达灯塔你需要躲避变异动物的攻击,比如长着鲨鱼牙齿的鳄鱼,袭击人之后能说人话的熊,女主角一行五人中就有两人是被变异熊杀死的。你的身上也不能有明显的伤口,否则变异树的DNA就可能侵入你的体内,女主角一行人中的物理学家就因为手上有很多伤口,最后被变异的DNA侵入,变成了树。除此之外,你还要保证,与你同行的人不会突然发疯,否则队伍内部相互残杀,更无法最终到达灯塔。
在电影里,如果不是变异熊突然出现,女主角早就被疯癫的队友杀死。而灯塔前摆放得的类似祭祀一样的白骨,很有可能就是以前进去的队伍的尸骨。从种种现象来看,同时两个人抵达灯塔,进入地下洞穴并不是大概率的事件,也许直到女主角丈夫到达时,外星生物才在三年里获得了第一次制造完美复制体的机会。
第四个问题,最终返回的是女主角本人,还是女主角的复制体?
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是因为电影结尾,当女主角与丈夫的复制体拥抱时,他们眼球里的“睫状环”都明显在流动,这难免让人怀疑此时的女主角会不会也是复制体。其实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搞清楚女主角到底是不是一个骗子。
如果女主角是一个骗子,那就意味着她欺骗了观众,在灯塔里被烧死的并不是女主角的复制体,而是女主角本人。毕竟女主角不是第一次行骗了,在电影里她就因为没有跟队友说,第一个走出泡泡的是自己的丈夫,而被愤怒的队友大骂是骗子。女主角会撒谎,她的复制体有可能也会撒谎。
如果女主角不是骗子,那么最后返回的就不是复制体,之所以她眼球的“睫状环”像复制人一样,是因为她的身体已经在泡泡里被改变。
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区别在于,如果你一旦认定女主角是骗子,那么她口述的整个故事都是存疑的。你不相信灯塔里发生的那部分故事,又有什么理由去相信她讲述的其他部分那。考虑到这部电影的剧情大部分是女主角口述的故事,如此猜想会让整部电影动摇,这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还是应该认为最后返回的是女主角的本人,只是她的身体在泡泡中已经变异了。
我们通过几个问题对这部电影做了大概的梳理,但依然还有很多疑问,比如泡泡对于生物到底有什么作用?电影里多次出现的响尾蛇图案是什么意思?电影里的外星生物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在这里思思就不多说了,记得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分析。记得点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