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沙鱼淡水石斑鱼笋壳鱼海南外来 [复制链接]

1#
长江君:海南气候温润,原本是我国物种丰富的地区,然而因为现代养殖业大量引入外来物种,以及人为放生活动的盛行,海南地区也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灾区”。比如近日海南一位钓鱼爱好者在垂钓社区就有些“愤怒”地发帖称“河里全是外来物种了,钓了一大盆鱼,一条本土鱼都没有”.(朋友们,你们都认得出这些“稀奇古怪”的鱼,都是些什么鱼吗?钓了一盆鱼,竟没一条本土鱼?“……本来想钓几条鲫鱼炖汤的,结果都是些稀奇古怪的鱼,德州豹(淡水石斑鱼)、笋壳,还有几条名字都说不上来。海南的钓友孙先生无奈表示,这些年海南河道里的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严重,本土的鲫鱼、鲤鱼甚至泥鳅都越来越少,现在更是几乎都钓不到本土鱼了。(还钓到一条奇怪的小鱼,像是罗非鱼的“锦鲤版”,这位钓友感觉不能吃,随手放生了。)长江君:这一盆鱼里其实还是有本土鱼的——那条看起来最不起眼,但其实最凶残的硬壳小鱼,就是一条本土鱼“攀鲈”,也俗称巴毛鱼、过山鲫。相信两广的钓鱼爱好者都很清楚攀鲈有多“凶残”,然而只有这种“本土狠角色”才能在海南的河道里生存下来,也足够说明因为外来物种入侵,海南河道的生存环境有多“残酷”……钓鱼人:所幸都很鲜美虽然河里钓起来的鱼都“稀奇古怪”,甚至叫不上名字来,但令这位海南钓友欣慰的是这些鱼“一锅炖了,所幸吃起来都还是很鲜的”……其实,一般会被引入我国的外来物种,大多是因为食用价值较高(清道夫、鳄雀鳝除了,因为原本是作为观赏鱼引入的)。因此只要它们生活的河道环境水质不错,其实都是不错的鱼鲜食材。当然,并不能因此忽略这些外来物种对本土野生鱼、水族的巨大威胁。其他海南钓友在河道里钓到的大型巴沙鱼毕竟,无论是淡水石斑鱼,还是笋壳鱼乃至巴鲨鱼,在长江君看来,都是远远比同类型本土鱼更凶猛、更有生存竞争优势的物种。它们一旦泛滥起来,本土鱼大到鲤鱼,小到餐条、鳑鲏鱼等,都将没有任何生存空间——这位钓鱼人的遭遇就是很好的例证。可以看到这些凶猛外来物种泛滥之下,几乎很难在河里钓到本土鱼了。不过,既然这些外来物种都如此美味,就不能“吃光”它们吗?能吃光它们吗?这就见仁见智了,认为“中国吃货”能压制一切美味物种的观点在网络上很流行。不过在现实里,因为水质问题——如果本身河道水质有问题,再美味的水产也是不宜吃的,以及一些外来物种繁殖极为迅速等原因,“吃”只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些外来物种的数量,要想“吃光”几乎是不可能……笋壳鱼在海南河库里较常见——资料图比如上面这位海南钓友钓起来的“淡水石斑鱼”和笋壳鱼,本身都属于肉质细腻鲜美、市场价格较高的鱼种,但它们已入侵海南的湖库河道多年,不仅没有被“吃光”,反而有蔓延开来的趋势,野外种群数量也在上升。如果这些外来物种的数量得不到控制,或许若干年后,这些“外来户”会慢慢演变成海南的“本土鱼”也说不定……老司机们,你们对这种事怎么看?#入侵物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