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鲨鱼为什么要不停地游鲨鱼为什么不停地换牙 [复制链接]

1#

相信我们一般人都不会对鲨鱼是鱼类“霸主”这个称号有异议,它们也确实对得起这个霸主的称号,因为在鲨鱼诞生的4亿万年间,它们一直是海洋的顶级狩猎者,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它们和海洋中大多数的鱼类不一样,它们是软骨鱼。在偌大的海洋中,共有一万多种鱼类,而软骨鱼只有区区多种,以鲨鱼为代表的软骨鱼可以说是海洋中的“异类”。虽然种类很少,但是它们大多都是凶猛的肉食鱼类,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作为“异类”的鲨鱼和主流的硬骨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海中霸主-鲨鱼

首先:顾名思义,它们是软骨的(就像我们人类鼻尖隔处的软骨一样)。它们的骨头并没有进化成真正坚硬的骨骼,骨头中也没有骨髓。在我看来:在海洋中生活,软骨比硬骨是有优势的,它们的身体游动起来更加灵活,即便身体很庞大,也不会因为身体笨重而影响捕食,所以软骨鱼一般体型较大,而硬骨鱼就相对偏小一些。

软骨的鲨鱼身体灵活

其次,作为软骨鱼的鲨鱼没有鱼鳔(俗称鱼泡)。我们正常可能理解鱼能上浮或下沉是靠鱼鳔充气放气来实现的,其实这样的说法不完全对,因为鱼鳔只是一个辅助器官,它们可以控制鱼的身体比重从而在实现在某个深度悬浮,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在身体不动的时候呆在某个深度而不沉入水底。而鲨鱼就不可以,它们要控制身体在水中的位置只能靠不停地游动,想偷会儿懒就会沉底。所以我们看到的鲨鱼都是在不停游动。

那么,鲨鱼如果有鱼鳔是不是就会更完美呢?其实也不是,鱼鳔中气体调节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像鲨鱼这样的捕食者多一个鱼鳔反而会拖累它,影响它们竖向移动速度。

鲨鱼没有鱼鳔所以不能停下

再来说说鲨鱼的牙齿,软骨鱼都有很多牙齿,鲨鱼也不例外,它们的牙齿和我们普通认知的牙齿并不一样,正常牙齿由牙冠和牙根两部分组成,牙根和颌骨是紧密连在一起的,所以牙齿很牢固,而鲨鱼由于是软骨(头骨要稍微硬一些)无法给牙齿足够的固定,所以它们的牙齿只是和牙龈浅浅的连在一起,很不牢固。还有它们的牙齿也太过锋利,《道德经》上说“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太过锋利的东西都是容易断的。鲨鱼通过不停的换牙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便牙齿没有断,它们也会隔一段时间将它们整排的换掉。鲨鱼嘴里一般都5排左右的牙齿,正常使用时只用到最外面一排,其他都是替补。据说一头鲨鱼按照10年寿命计算会更换多颗牙齿。

鲨鱼的牙齿很多,但不结实

还有鱼类身体侧面的皮肤下面有一种传感器,称为侧线,它是一种可以通过水的流动传递的信息来感知水中物体方位的器官,而软骨鱼除了正常的侧线以外,还拥有另外一套更强大的器官:在鲨鱼的头部以及嘴巴附近有丰富的线体,它们不但可以感知水流的压力和温度的细微变化,还能感知生物电。我们知道任何活着的动物都会发出生物电,只是我们感知不到,而很多鱼类又喜欢在珊瑚礁和草丛中休息,还有一些底栖鱼会把身体埋进海底的泥沙中躲避其他鱼的追杀,但是这些招数对鲨鱼都不管用。它们通过鱼身体发出的微弱生物电可以轻易地找到它们。最早发现鲨鱼有这个器官的人叫罗伦氏所以就把它命名为罗伦氏壶腹,其实罗伦氏虽然发现了这个器官却到死也没有搞明白这个玩意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直到近些年通过科学仪器的帮助才不断揭开了罗伦氏壶腹的秘密,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罗伦氏壶腹还可以感知地球的磁场,从而在黑暗复杂的海底找到正确的行进路线。

鲨鱼可以找到海草和泥沙中躲藏的鱼

很多专家认为软骨鱼的是一种没有进化完全的构造,而硬骨鱼才是最成功的,因为硬骨鱼的形态和生态适应性更强,可以适应最多的水域。但我看来却不是这样,我认为鲨鱼正是凭借这些不一样的身体构造,才能在硬骨鱼占绝大多数的海洋中称王称霸,并且持续了几亿年,即便它们的身体不适合其他水域,即使它们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在海洋这个环境中,它们是绝对成功的。在鱼类中,它们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